競技麻雀段位制度公告
- 段位管理組
- 10月5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(香港麻雀協會段位管理組2025年9月30日公示)
一、制度啟動與適用範圍
啟動日期:2025年10月(首階段試行)
適用規則:
第一階段:立直麻雀(Riichi Mahjong)
第二階段:香港清章麻雀、港式十六張麻雀
第三階段:國標麻雀(MCR)
段位結構:業餘1級至職業九段(Kyu → Dan → Pro)。
二、段位評定與晉升機制
1. 業餘級(1級至10級)
系統依比賽成績自動計算 段位分(RP) 與 Elo 評分,無須申請升段賽。
達到評定標準即自動升級,並於每月或每季更新段位榜。
2. 專業段(初段或以上)
必須經由升段認證賽授段:
申請制:選手需於升段賽前30日提出申請並通過初審。
邀請制:段位管理組可主動邀請具實力或特殊成績之選手參與升段程序。
升段條件(節錄):
Elo 評分達門檻值 Tₑ;
段位分( RP )達成累積標準;
平均名次( μ )低於規定門檻;
對局數( n ) 滿足累積標準;
通過升段賽錄取比例: 業餘十級→初段 50%,初段→二段 45%,二段→三段 40%,三段→四段 35%,四段→五段 30%,五段→六段 25%,六段→七段 20%,七段→八段 15%,八段→九段 10%。
升段授予流程:
升段賽結束後由段位評議委員會複審;
確認無異常後授段並更新 Elo/RP 狀態;
段位異動於次月統一公告。
三、比賽等級與段位分計算
1. 比賽等級(Tournament Class)
S / A1 / A2 / B1 / B2 / C1 / C2 / 普通級。部分高級別比賽對 Elo 與 RP 有較高權重。
2. 段位分(RP)模型
RP = 名次分(M)+ Σ (BP × 段位差係數)
BP(單場對局分): 1位=4、2位=2、3位=1、4位=0
名次分(M)依比賽級別對照表給分:
S:1位128 / 2位96 / 3–4位64 / 5–8位32 / 9–16位16
A1:96 / 48 / 36 / 16 / 8
A2:64 / 40 / 32 / 12 / 8
B1:48 / 24 / 16 / 8 / 4
B2:40 / 24 / 12 / 8 / 4
C1:32 / 12 / 8 / 4 / 2
C2:24 / 12 / 8 / 4 / 2
普通級:16 / 8 / 4 / 2 / 1
3. Elo 評分制度
起始值:1500 分;
動態 K 值:初期較高以加速收斂,約300場後降至約8;
勝負轉換:採四人對局→六場雙人對戰(pairwise)BT模型計算;
比賽風險/選手穩定性因子:按條例公式調整敏感度。
四、段位管理制度
保段觀察:Elo 持續(1個月)低於段位門檻200分將進入保段賽或觀察期;
降段與封頂:長期不達標者降段;已達標但未滿升段條件者封頂;
休眠制度:連續180日未參賽自動休眠,需重新激活後方可升段;
異議申請:段位公告後7日內可提交異議,評議在10工作日內回覆;
封存與榮譽段位:長期退出、違規或特殊貢獻者依條例處理。
五、試驗段位制度(P級/P段)
適用對象:新註冊選手、長期封存後復出、他制轉入者、官方邀請者;
觀察期:一個月內的最近16局有效排名賽,系統開啟 Elo 滑動標準差;
定段條件:
穩定 Elo ≥ 對應段位建議值 +40;
平均排名 ≤ 2.6;
標準差 σ < 180;
第4名次數 ≤ 12;
觀察期結束後:段位管理組依數據授予正式段位。
六、推行時程
2025年10月:立直麻雀試行段位制度;
2026年內:加入香港清章麻雀與港式十六張麻雀;
2026年底前:加入國標麻雀並完成四規則統一段位架構。
七、制度透明與解釋權
評分算法概要、升段條件及比賽級別公開透明;
段位授予、保段、降段及異議處理,均依《競技麻雀段位管理條例》執行;
所有爭議與最終解釋權,歸香港麻雀協會段位管理組所有。
八、常見問題(FAQ)
Q1:我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段位?
所有比賽數據會自動上傳系統計算 Elo 與段位分(RP)。
系統每月或每季更新段位榜,並在協會網站公告。
初次參與者會先進入 試驗段位(P級/P段) 觀察期,結束後由段位評議委員會授予正式段位。
Q2:為什麼專業初段以上需要參加升段認證賽?
專業段位代表全港頂尖競技水準,需確保含金量與公信力。
升段賽採 比例制錄取,確保晉升難度與段位分佈合理。
必須經過 申請(14日前申請) 或 邀請審核後,方能參賽。
Q3:參加比賽就能升段嗎?
業餘段位(10級至1級):只要累積比賽數據達標,系統會自動升級。
專業段位(初段以上):必須通過升段賽並達標後才授段。
Q4:現在需要申請什麼嗎?
業餘級別無須申請,系統自動評定。
專業段位升段需於升段賽 開賽前14日 提出申請,協會將公告名額及細節。
Q5:其他麻雀規則什麼時候納入制度?
2025年10月起先行試行 立直麻雀段位;
2026年內納入 香港清章麻雀與港式十六張麻雀;
2026年底前納入 國際標準麻雀(MCR),完成四規則統一段位體系。
Q6:段位分(RP)如何計算?會重置嗎?
RP 由 比賽名次分(M) 與 單場對局分(BP×段位差係數) 累積。
升段後 RP 不重置。
BP基準: 1位=4,2位=2,3位=1,4位=0。
Q7:Elo 評分是什麼?如何影響段位?
Elo 評分是國際通用的競技實力指標,起始值 1500 分,系統自動計算:
勝高分對手 → 加分多;
負低分對手 → 扣分多;
實力接近 → 分數變動較小。
系統採 動態 K 值:初期收斂快,累計 300 場後穩定在約7~8,兼顧新手定位與高段穩定性。
Elo 與 RP 雙軌評定,兩者皆需達標才能申請升段。
Q8:段位會降級嗎?
若 Elo 長期低於段位門檻 200 分,或會進入 保段觀察期或保段賽;
若表現仍未改善,可能 降回前一段;
高段位選手可獲一次 保段挑戰賽 機會。
Q9:長期不參賽會有影響嗎?
連續 180 日未參賽,段位將自動進入 休眠狀態;
休眠狀態需參加至少1場認證賽重新激活;
Elo 和 RP 會暫停更新,直至復活後恢復正常。
Q10:對段位結果有異議怎麼辦?
段位公告後 7 日內可提交異議申請;
段位評議委員會於 10 日內審核並回覆;
若仍有爭議,可提請「段位仲裁小組」終審;每位選手 6 個月內僅能提出一次異議,濫用者將受限制。
附件、升段條件對照表(立直麻雀)
昇 段 | 認定賽 | 認定賽 昇段比例 | 半莊數要求 | 段位分要求 (RP) | 平順要求 (μ) | Elo要求 (Tₑ) | 額外要求 |
職業 九段 | O | 0.10 | 1000 | 2000 | ≤ 2.40 | 2200 | - |
職業 八段 | O | 0.15 | 800 | 1400 | ≤ 2.43 | 2100 | - |
職業 七段 | O | 0.20 | 600 | 1000 | ≤ 2.45 | 1950 | 面試 |
專業 六段 | O | 0.25 | 500 | 800 | ≤ 2.47 | 1900 | - |
專業 五段 | O | 0.30 | 400 | 600 | ≤ 2.47 | 1850 | - |
專業 四段 | O | 0.35 | 300 | 400 | ≤ 2.50 | 1800 | 上級檢定85% |
專業 三段 | O | 0.40 | 200 | 300 | ≤ 2.50 | 1750 | - |
專業 二段 | O | 0.45 | 150 | 250 | ≤ 2.53 | 1700 | - |
專業 初段 | O | 0.50 | 100 | 200 | ≤ 2.53 | 1650 | 中級檢定80% |
業餘 10級 | - | - | 80 | 180 | ≤ 2.55 | 1550 | - |
業餘 9級 | - | - | 60 | 160 | - | - | |
業餘 8級 | - | - | 40 | 140 | - | - | - |
業餘 7級 | - | - | 30 | 120 | - | - | - |
業餘 6級 | - | - | 20 | 100 | - | - | - |
業餘 5級 | - | - | - | 80 | - | - | - |
業餘 4級 | - | - | - | 60 | - | - | - |
業餘 3級 | - | - | - | 40 | - | - | - |
業餘 2級 | - | - | - | 20 | - | - | - |
業餘 1級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基礎檢定 |
段位評定的依據
①比賽數據來源:僅採用香港麻雀協會認可之正式比賽成績。②評分指標:段位分(RP)及 Elo 評分雙軌運行,RP反映累積表現,Elo反映即時實力。③數據完整性:所有場次均由系統自動記錄與運算,避免人工干預。
升段方式與資格限制
①業餘級位(10級至1級):系統自動評定,累積 半莊數、RP、Elo 達標即可升級。
②專業段位(初段以上):必須經由 升段認證賽 授段:
申請制:選手須於升段賽前 30 日提交申請,經初審後參賽;
邀請制:段位評議委員會可直接邀請符合條件者參賽。
③錄取比例制:升段名額依段位設定比例錄取(十級→初段 50%、初段→二段 45%、…、八段→九段 10%),確保段位分佈合理。④必要條件:必須達到 最低對局數 n₀、段位分 RP、Elo、平順 μ 等指標。
比賽級別與評分權重
①比賽等級(S/A1/A2/B1/B2/C1/C2/普通級):高級別官方賽權重最高,友誼或小型賽權重較低。
②積分分佈:名次分(Match Placement Point)依比賽級別對照表計算。
③對手實力修正:擊敗高 Elo 或高段位對手獲得額外加分;輸給低段位對手扣分較多。
新頻率與數據週期
①段位更新頻率:每月或每季統一公告一次最新 專業以上段位榜;業餘級位即時更新。②評定週期:以最近一定場次(40–50場)的比賽數據為主,兼顧長期趨勢,避免短期運氣影響。
③長期趨勢調整:系統平衡近期表現與累積實力,確保段位真實反映競技水準。
保段、降段與緩衝機制
①短期保護:個別比賽失常不會立即降段。
②長期觀察:若 Elo 長期低於段位門檻 200 分,進入 保段觀察期或保段挑戰賽;表現仍未改善則降回前一段。
③高段限制:五段以上晉升需至少間隔一年,確保段位含金量。
制度透明度與解釋權
①最終解釋權: 所有段位授予、認定賽細則及爭議裁定,以香港麻雀協會公告為準。
②異議申請: 選手如對評分或段位有疑問,可依協會流程提出覆核申請。